- 主管決定後公布施行:由主管人員先決定問題在哪裡,然後做成決策公布施行。他們很可能沒有考慮到部屬對問題和決策過程的看法。他們只要求部屬服從。
- 主管「推銷」政策:這一類型的主管,仍然由自己來做決策。但他們並沒有直接公布施行,而是在做成決策之後,另外再試圖說服部屬接受。
- 主管提出看法,並徵詢意見:這也是主管在做成決策之後,向部屬提出,但讓部屬有機會了解主管的看法和計劃。在特別安排的諮詢會議之中,部屬可以提出問題,並發表自己的看法;而主管則可藉此了解部屬的反應、理解及接受的程度等。
- 主管提出暫時性的決策,但以後可以修改:由這裡開始,顯示出部屬可以參與決策的過程。先是主管人員想出問題,並考慮過多樣的選擇,最後做成暫時性的決策來。但在決策定案之前,整個方案還須向部屬提出,以便讓大家能提出意見和看法。主管人員會注意聆聽,但最後的決定權仍掌握在他們手中,接受或拒絕群體的意見。
- 主管提出問題,徵求意見,再做決策:在這之前,都是由主管在提交群體之前便做了決策;從這裡開始,部屬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看法。這可以匯合許多工作人員的知識和經驗,而提出來的意見,也一定比主管獨自一人所能想到的要龐大得多。
- 主管設定底線,由全體做決策:此處,主管已把做決策的權力交給部屬。當然,主管本人也是做決策的群體成員之一。在做決策之前,主管先把問題提交出來,並且把決策範圍規定出來,然後再由群體想出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法,並由大家選出最後的定案。
- 在上司限定的許可內,由部屬自由運作:這種管理方式,已達到完全民主的程度。企業界較少開放到這種程度,但在專業或研究團體裡,管理人員通常只不過是「群體一份子」,因此在決策過程中,便不特別顯得重要。
除了遵行組織原有的規定,這種決策幾乎不受限制。無論採用何種管理方式,管理人均須負起管理的職責,並保證整個決策的品質。縱使決策是由群體決定出來,管理人仍要盡可能參與,並擔負起因分權所可能引起的種種風險。假如管理人對部屬的能力很有信心,這種風險便不大。相反的,這可以做成較好的決策、較好的執行、及造成更富有活力的工作環境等。
所以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定期溝通十分重要。員工一定要知道自己該完成些什麼任務,而且有機會可以向公司方面表示自己對工作的意見和看法。這些意見雖然不一定被採納,但員工若是有機會表達出來,通常就表示他們對工作的重視,並且願意努力去達成目標。
所以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定期溝通十分重要。員工一定要知道自己該完成些什麼任務,而且有機會可以向公司方面表示自己對工作的意見和看法。這些意見雖然不一定被採納,但員工若是有機會表達出來,通常就表示他們對工作的重視,並且願意努力去達成目標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